U盘闪存flash黑片、白片和REMARK片的区别

白片:按照行内的默认规则就是质量稍好的,容量偏差不大的,因为生产厂家检测容量不够而废弃的,
黑片:按照行内的默认规则就是质量很差的,闪存的容量偏差很大或者明显存在其它质量缺陷的

REMARK片:有的不良厂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,将买回来的黑片或者白片重新打字,或者将回收的旧芯片重新检测一下容量,把原来的芯片型号打磨掉,按照重新检测出来的实际容量重新打上假型号

一个晶圆上有成百上千个芯片,在晶圆生产好后要经过测试并把不好的标记上;买裸片的厂家买回未切割的晶圆自己切割、邦定,标记为不好的芯片(die)就会被丢弃;测试过的晶圆的另一个出路是被送去切割并封装,封装好后就是我们看到的带管脚的芯片了,在封装阶段标记为不好的芯片同样会被丢弃。通常正规的测试流程是很费时的,因此提高了成本,有些晶圆厂会把未经过测试的晶圆卖给需要裸片的厂家,并由后者自己测试,对于后者可以买到较便宜的die,但是买未测试过晶园的厂家通常没有好的测试设备,同时为省钱减少测试项目,致使一些本来在半导体厂不能通过的die用在了最终的产品中,造成产品质量的不稳定。
简单的说,黑片的概念主要用于芯片,白片的概念既用于芯片也用于闪存卡。黑片就是指芯片工厂选出的淘汰的次品,没有打上工厂标,和芯片型号的芯片,这样的芯片都经过个种渠道流通到市场上来,现在很多U盘大厂大量的采购芯片厂选下的坏块多的芯片,经过技术处理,做成产品,来降低他们的成本!白片比黑片好一点质量的,人为的给打上各种标!但不是真正工厂打的标!同时白片也可指白卡,也就是表面什么都没有打的闪存卡。一般闪存行业有黑片,白片,中性卡之说。所谓黑片,主要是指表面没有打上雷刻的Flash芯片,如K9K8G08U0A-PCB0的SLC芯片,没有这个型号打上,就是黑片。白片主要是指表面什么都没有打的闪存卡,连是什么卡都没有标明。中性卡是指表面有打上有Micro SD, SD等字样的闪存卡,但没有打上某指定品牌的LOGO。
目前市场上流行黑片、白片的说法,都是Downgrade Flash的类型,由于Flash制程和容量的提升,内部的构成越来越复杂。而新的制程推出时,产品良率并不一定理想,那些不良的Flash有些是容量不足,有些是寿命不能达到要求,有些是测试不能通过,这些不能达到出厂要求的Flash都被称为Downgrade Flash。Downgrade Flash有些由厂家推向市场,比如Spectech等就是镁光(Micron)的Downgrade Flash。而另外一部分作为废品淘汰掉,但是利润驱使,这些废品也会低价被收购流入市场。一些厂家以各种方案的扫描工具(Soting Board)来检验出来哪些能够使用。这些厂家收购Flash按斤回收,通过少则数十台Soting Board,所则上千台Soting Board一同扫描,每天有上百K的产能。大部分Downgrade Flash被做成SD卡,少数用于U盘,极少数厂家用于生产MP3。Downgrade Flash的处理方式多数是降低容量出售。不论怎样处理,都还是存在问题隐患。但由于价格低廉,Downgrade Flash的市场正在进一步成长。
所谓的“黑芯”,大体上有两种,一是指三星、东芝、现代等厂商淘汰下来的残次产品,三星、东芝、现代等芯片厂商在生产NANDFLASH闪存芯片时,良品率没有可能是100%的,晶圆生产下来都分等级的,良品率并不是非常高,不良晶圆的量还是比较大,主要问题出在坏块数量等方面。过去,NANDFLASH芯片产能紧张,全球需求吃紧,生产工艺也比较差,次级品的量很大,可能流入到黑片市场。二是指市场上回收的二手闪存芯片。芯片厂商在生产NAND FLASH时,良品率并非100%的,晶圆生产下来都是分等级的,一般可分为99%容量、97%容量、93%容量等。虽然良品率较高,但不良晶圆的量依然很大,这些低于93%容量以下的晶圆都不再打上原厂的标志,但也不会被扔掉,当他们通过某些渠道流入台湾或内地的小封装厂,就形成了黑芯市场了。一些MP3小厂为了保持相对高额的利润,往往热衷于利用低等级的晶圆,经过打磨后,贴上三星或现代的LOGO后,应用到MP3生产上。

这些所谓的黑芯片中,源于SLC制程的产品比较少,而MLC工艺的产品略多。(目前的闪存芯片主要有两种,一是采用多层储存格式的MLC芯片(Multilevelcell),二是采用单层储存格式的SLC芯片(Singlelevelcell)。)三星SLC制程的产品比较少,东芝MLC工艺的产品略多,量最大的是来自现代的产品。比较可怕的是一些小封装厂也可能打上现代或三星的标志出来卖。这种“黑芯片”成本低廉,但基本上还能用,只是容量偏少,由于做“黑芯片”的人没有相应的技术能力,没能把芯片的坏块屏蔽起来,所以,“黑芯片”的坏区很容易扩散。


市场上问题U盘的来路:

1,闪存颗粒采用白板芯片,也就是一些工厂不合格的闪存颗粒,通过非正规渠道进入市场,将颗粒打磨好编号后使用,一般很难查询到上面的颗粒编号出处,而采用了这样颗粒的U盘,使用起来极为不稳定,在同一台电脑上拷贝东西可能不会出现问题,但是在另外一台电脑上可能会出现打不开的情况。

2,“升级”U盘,所谓“升级”,并非更换速度更快的控制芯片,也非更换更大容量的闪存颗粒,而是利用专门的软件对U盘信息进行修改,USB1.1的接口可以修改显示成USB2.0,128M容量也可以修改显示成1G,不过这些都只是表面上看到的信息,而实际上其性能和容量是压根不会发生变法的。

3,采用黑芯片,当一些闪存颗粒损坏后,只有部分容量可以使用,奸商们便打起这些理应销毁颗粒的主意,采用屏蔽损坏区域,或者焊上数颗损坏的颗粒的手段,来达到一定的容量,采用了这种黑芯片的U盘不但传输速度会非常慢,而且出问题的几率相当之大。

4、用硬件方式来改变。硬件就是利用电路将小容量的U盘人为地让电脑识别成大容量的U盘,因为U盘是必须要用到存储芯片,也就是通常说的闪存,闪存有几个脚是专门用来检测容量的,通过更改这几个脚的电路是可以造成电脑识别故障。不过这种方式需要的技术相对软件来得高,也不太易于适用。


三星、东芝、现代、瑞萨等芯片厂商在生产NAND FLASH时,良品率没有可能是100%的,晶圆生产下来都分等级的,比如瑞萨,分99%容量、97%容量、93%容量等等。事实上,良品率并不是非常高,不良晶圆的量还是比较大,主要问题出在坏块数量、容量等方面。过去,NAND FLASH芯片产能紧张,全球需求吃紧,生产工艺也比较差,次级品的量很大,这些次级品都被全球前几大存储模组生产厂商包下来,利用他们的技术把坏块屏蔽了,并防止坏块扩散,把这些芯片大量用在存储卡上。由于这些都是全球顶尖的模组大厂,因此即使用上次级品,但是质量依然过硬,而且这种芯片成本很低,不过一般的品牌、工厂都买不到,也就成为这些大厂得到“大者恒大”的保证。

0 评论:

发表评论